山中“铁包公”

2008-01-08 11:09
    1991年参加法院工作以来,他一直扎根基层法庭,倾心为民,在他的法官生涯中,有一半的时间在田间地头。

    他先后被评为区“十大杰出青年”、武汉市“优秀法官”、“全市杰出青年卫士”、省“基层人民法庭优秀法官”,并被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(敬业奉献)候选人,2007年被武汉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年度重点推荐宣传的先进人物。

    他就是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姚家集人民法庭庭长陈建文,人称山中“铁包公”。

    在基层法庭工作16年来,陈建文走遍了黄陂区长岭、姚家集、蔡店的山山水水,辛勤的脚步踏过了100多个自然村,审理和执行案件1000余件,无一发回重审和改判,无一当事人缠诉和涉法上访。他把法庭当作自己的家,守得住清贫,耐得住寂寞。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,更好地为村民服务,他把下岗的妻子、体弱的幼女从黄陂城关接到姚家集山区,一家3口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,过着清贫自乐的生活。

    姚家集法庭所辖区域山多、河多、自然村多,村与村之间几乎没有大路可走,大部分都是羊肠小道,车辆无法行驶,有时为了送达一份法律文书,骑自行车来回需要2至3个多小时。每周至少3天,陈建文和同事们坚持下乡办案,调解纠纷。

    法庭的案件,大多是一些“鸡毛蒜皮”的小案,如几百元欠款纠纷、夫妻吵架赌气离婚、邻里乡亲扯皮打架,但陈建文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,贴近群众、方便群众、爱护群众,竭尽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,在一个个平凡的案件中凸现着司法为民的情怀。

    去年8月份,张老汉与同村养鸭户李某因调换仔鸭发生纠纷,要求李某赔偿其老鸭在李某饲养期间的损失。受理此案后,陈建文意识到此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,将会加深张老汉与李某之间的隔阂,矛盾很可能激化。在查明事实后,陈建文当庭指出了李某的两次违约行为是引发纠纷的直接原因,对其进行批评。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,李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,主动向张老汉赔礼道歉,张老汉表示不计前嫌,当庭撤诉。这样,一场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。

    蔡店乡田家湾有25人来法庭反映他们去年外出北京打工,辛辛苦苦工作半年,工资却被拖欠。在充分调查、确认事实的基础上,陈建文马上立案,迅速带领干警北上,按照法律程序向被告北京某建筑公司递交了起诉状副本,宣讲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关规定,经过3个昼夜连续工作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最后被告诚恳地接受了他们的和解方案,案件以简易程序快速结案,为25位农民工要回工钱45万元。事后,农民工感慨地说:“要不是陈庭长顽强的办案作风,我们猴年马月才能拿到拖欠的工资啊!”。

    去年8月份,陈建文在巡回办案过程中,了解到75岁的陈老太为耕牛分割纠纷与本村王某闹了十几年,经基层组织多次调解,两家矛盾一直未得到化解,对立情绪一度恶化到以喝农药相互威胁,并表示老死不相往来。为让纠纷尽快平息,陈建文在两个月的时间内,12次深入到陈、王两家反复做工作,讲解法律,宣传政策,同时结合两家的实际情况,提供了3种调解方案供他们选择,9月28日两家最终达成调解意见,握手言和。

    李某通过中介在姚家集镇向农民推销麦种,农民播种后发现麦苗结穗劣于同类品种,将李某告上法院。受理此案后,陈建文带领同事赶到事发地,一家一户了解案情,并专程向专业人员咨询,抽取种子样品送检。结果显示,小麦有减产的征兆,是由于麦种不纯造成的,责任应由李某承担。陈建文作出判决后,受损农户在20天内,顺利拿到赔偿款34700元。

    和普通法庭不同,姚家集法庭实行“全天候诉讼”,即24小时都有法官值班,节假日也不例外。陈建文说:“不能让群众白跑。”考虑到辖区面积大、交通不方便,法庭在坚持下乡巡回办案制度的同时,还在偏远的蔡店乡设立了“星期四接待室”,方便群众诉讼。